首钢始建于 1919 年,迄今已有超过100年的历史。百年首钢积淀了丰厚历史文化底蕴,承载着共和国工业发展记忆。特别是改革开放后,首钢得到了迅猛发展,已经成为一家跨行业、跨地区、跨所有制、跨国经营的综合性大型企业集团,是世界五百强企业。
进入新世纪,首钢贯彻国家奥运战略和钢铁业结构优化升级要求,完成了史无前例的钢厂大搬迁,兼并重组水钢、通钢、长钢、贵钢、伊钢等外埠企业,形成3500万吨钢生产能力。搬迁调整使首钢钢铁业实现了转型升级,为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做出历史性贡献,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起到示范引领作用。市委市政府授予“功勋首钢”光荣称号。2014年2月,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京时指出:“首钢搬迁到曹妃甸就是具体行动。要继续坚定不移地做下去”。
近年来,首钢进入全面深化改革、加快转型发展新阶段,确立了“一根扁担挑两头”的发展战略定位,即:通过打造全新的资本运营平台,实现钢铁和城市综合服务商两大主导产业并重和协同发展。瞄准世界一流,提升钢铁业“制造+服务”综合竞争力,形成汽车板、电工钢、镀锡板等十大高端产品系列,硅钢产品跻身世界第一梯队。整合优质资源,着力打造城市综合服务商,建成鲁家山循环经济示范基地,形成静态交通、金融服务等一批新产业、新业态。紧紧围绕打造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的目标,加快推进老工业区改造提升,北京冬奥会组委会、国家体育总局冬训中心等相继入驻园区,滑雪大跳台成为首个正式投用的北京冬奥会比赛设施,园区山-水-工业遗存特色景观初步形成。2019年2月1 日,习近平总书记到首钢园区视察慰问,给首钢干部职工拜年,对园区的规划建设、产业转型、风貌保护、生态建设等方面给予肯定。
使命重在担当,实干铸就未来。“十四五”期间,首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认真落实市委、市政府决策部署,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,主动适应新发展格局,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打牢首钢高质量发展基础、推动首钢高质量发展,努力打造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综合性大型企业集团。
【 项目内容 】
本项目依托首钢钢铁业务场景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,构建物流一体化管控平台,建立统一运输资源管理体系,实现数据集成和资源集约化管理,依据业务场景打通物流从计划到执行作业的一体化管控。借助电子围栏、车载终端等软硬件设备和技术,结合各库区库存情况、车辆状态、运输计划等建立厂内物流调度模型,对厂内的转储互供、临时任务实现智能调度,并且将进厂到出厂的物流信息集中收集进行有机整合,实现全方位可控的物流执行状态可视化跟踪,物流运作,作业实绩、库存资源等多维度对比分析。基于天车定位技术、5G网络、图像识别等建立调度模型,实现库内仓储出入库作业的智能调度,同步下发作业指令至相应车载终端,减少线下沟通环节,提高库内作业效率。将进厂、厂内、出厂的物流信息集中收集进行有机整合,实现全方位可控的物流执行状态可视化跟踪。
【 实现目标 】
本项目建设内容包括:进厂物流智慧管控,实现所有线下业务线上办理,出厂物流作业协同管理,与汽、铁、水相关外部系统实现对接,搭建智能仓储,建立出入库模型,实现库区管理高效化,厂内物流管控,建立汽运智能调度系统,实现物流与生产等多系统联动,建立一体化管控平台,多系统联动,实现物流信息集中管控,统一调度协调。
建设主体: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
【 技术产品需求 】
本项目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、卫星定位技术、物联网技术、天车定位技术、电子地图、5G网络技术、3D建模技术、图像识别技术,内部供应链为重点,遵循“保客户、降费用、集中管控”的原则,结合实际物流运行情况,对物料厂内外物流运输统一管控,规范物流流程,降低物流成本,提高物流运行效率和管控水平。急需的几项底层核心技术为:
(1)卫星定位技术:定位技术目前相对薄弱,主要应用场景是车辆定位跟踪,目前有两种形式,一种是安装车载设备直接接收定位信号,另一种是通过安装手机APP,读取手机定位信号。两种方式定位效果都不是十分理想,目前车辆定位功能在物流一体化平台推广的过程中占一定比例,需要更新更好的技术及设备支持。
(2)图像识别技术:该技术主要应用场景在车牌识别、物料号识别、钢卷缺陷识别,对现场光源有较高的要求,识别的货品需要静止状态,随车识别的货品在识别过程中对车辆行驶有速度限制的要求,目前已经应用的场景效果不好,随着公司物流管理水平的提升,对图像识别技术的需求越来越强烈,这项技术的应用对降低现场工作量,优化岗位配置都有很强的贡献,需求较大。
项目联系人: 张玄哲
联系方式: 15032520183